长江上游降雨持续 防洪形势仍严峻
专家: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正研级高工 周月华
武汉中心气象台台长、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台台长、正研级高工 吴翠红
武汉中心气象台副台长、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台副台长、高工 田刚 等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陆铭 孙元
今夏梅雨超长“待机”,长江流域汛情严峻,目前第2号洪水正在演进发展。截至目前,长江流域梅雨降水与1998年和2016年有何不同?未来一段时间降雨形势如何?面临何种防汛压力?记者就此专访了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和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台专家。
一问:今年长江流域梅雨降水特点与1998年、2016年比对,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答:有三个相似之处。第一,入梅均早于常年,梅雨期长,出梅偏晚。长江流域梅雨包括江南梅雨区和长江中下游梅雨区,通常江南区入梅早,长江中下游梅雨区出梅晚。1998年、2016年和2020年入梅日期分别为6月8日、5月25日和6月1日,均早于常年(6月8日)。2020年出梅日期与1998、2016年相似,均晚于常年(7月13日)。截至7月21日,今年梅雨期已持续51天,少于2016年和1998年“二度梅”的57天。
第二,梅雨期流域平均降水量相近,降水强度大。截至7月20日,这三年梅雨期整个流域平均降水量在472-488毫米之间,十分接近。2020年为494毫米,超过1998年的487毫米和2016年的471毫米。2020年梅雨期8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少于2016年的10县市和1998年11县市。
第三,暴雨覆盖范围广,暴雨站数约占流域总站数的80%。截至7月22日,2020年入梅以来流域577站(占流域总站数的78%)总计出现暴雨(含大暴雨)1875站次,多于1998年(578站共出现1750站次)和2016年(586站共出现1738站次);部分地区反复遭受暴雨冲刷。
有两点不同。第一,降水空间配置不同。今年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中下游干流区间,1998年强降水中心位于两湖流域北部,2016年位于中下游干流北部。1998年为长江流域全流域性大洪水;2016年为长江中下游区域性大洪水,上游强降水过程不明显,降水偏少;从目前雨水情看,2020年为长江中下游出现超标准洪水。
第二,季节间降水配置不同,造成流域出现高水位的进程不同。2020年长江流域春季降水明显偏少;6月偏多,排历史同期第3位;7月,流域累计降水量排历史同期第1位。1998年、2016年降水均从春季开始持续偏多。今年春季时段汉口水位比2016年和1998年同期低5-7米,从6月8日开始出现陡涨。
二问:长江流域第2号洪水正在演进发展,当前长江流域防汛救灾最需要关注什么?往年最险的荆州段、九江段,在当前的雨情下,后期风险压力如何?
答:目前,长江流域降水正在减弱东移。但目前上中下游水位均明显偏高,需高度关注长江上游降水持续对全流域防汛的不利影响,及阶段性高温、阵性雷雨大风对防汛救灾的不利影响。
而长江干流荆江、九江段连续高水位已达半月以上,受2号洪水影响,加之预计上游降水仍将持续,长江中游干流流量较前期有所加大,存在洪水水位高、维持时间长、影响江段广及后期高流量持续等风险,荆江、九江两地风险依然较高,特别是荆江防汛压力还在继续加大。
三问:为保障服务长江流域防汛,近年来气象部门在加强监测、预报、科研等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或探索?
答:针对流域复杂的天气形势,包括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在内的气象部门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全力做好长江流域防汛气象服务,提早做出趋势预判,准确把脉每次过程,加强了多部门会商联动和流域气象部门会商联防。
聚焦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关键气象问题,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着力解决降水预报精细化程度和洪水预见期不够、气象预报与洪水预报结合度不高等重点难点,发展了流域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及洪水天气模型及自动识别、基于流域智能网格预报的洪水预报及风险预估、基于调度规程的服务智能启动技术,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水文气象服务系统,加强了长江流域防汛和水库调度关键期气候预测及防范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科研和服务。
四问:主雨带北抬后,长江流域降水会出现哪些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后期防汛的压力是否会减轻?
答:长江流域降水的主雨区逐步移至长江上游、汉江上游与金沙江;中下游近期以午后对流产生的阵性降水为主,会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由于目前长江上中下游水位明显均明显偏高,上游降水持续,不利于上游水库及时腾退防洪库容;持续高流量来水使中下游干流存在洪水水位高、维持时间长、影响江段广以及后期高流量持续等风险。中下游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支流防汛压力将会减轻,有助于支流江河湖库排涝。
由于前期江河湖库底水高、土壤过饱和,还应防范山区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等暴雨引发的灾害。(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