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灾增收贡献气象智慧——气象部门做好防汛抗旱与农业生产服务保障
7月28日,中央气象台与国家气候中心及多省农业气象业务单位进行联合会商,分析研判近期天气形势,并对各地作物生产管理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
29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明显减弱,高温少雨天气将逐步上岗。未来十天,四川盆地、华南降雨偏多,华北、东北、黄淮多阵雨,江南、华南等地仍多高温天气。前期受涝地区灾后恢复生产和应对高温是近期农业生产重点。
南方多地强降水和高温影响农业生产
今年6月以来,南方地区暴雨频发,安徽、湖北、江苏、浙江、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达1981年以来同期最多。
受强降水影响,安徽、湖北、浙江、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省(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玉米、大豆、露地蔬菜等遭受渍涝灾害,局部地区作物因灾减产或绝收;已成熟早稻无法收晒,未成熟早稻灌浆结实受阻,部分早稻反复受淹、倒伏、稻穗发芽,影响产量和品质;持续降雨也导致部分晚稻移栽推迟,部分鱼塘、果园、大棚设施受淹或被冲毁。
持续适温高湿的田间环境诱发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棉花枯萎病等病虫害滋生蔓延。
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大部6月中旬以来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截至7月28日,大部地区超过35℃的高温日数有15至30天,其中,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大部、广东东部、海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有30天至40天,福建、广东、海南平均高温日数均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多。
持续晴热少雨的天气对成熟早稻的收获晾晒有利,但导致未成熟早稻灌浆期缩短或灌浆不饱满,结实率、千粒重和品质降低;同时,高温天气对一季稻孕穗、晚稻秧苗生长不利,部分地区蔬菜、茶叶、甘蔗、百香果、香蕉、龙眼等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持续温高雨少也导致华南部分地区旱情显现,影响甘蔗茎伸长及旱地作物正常生长。
打出组合拳助力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针对近期持续的强降雨以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及时对影响各主要农区的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加强对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灾害影响地区的指导;同时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完善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强化预警服务,指导各地及早落实科学抗灾措施。
7月24日,湖北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加快灾后生产恢复的通知》,联合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荆州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议,从肥(农药)、水、种(养)三个方面综合施策精准联控,管控农田面源污染,科学指导农民灾后恢复生产。
针对7月6日至10日的强降水过程,江西省气象部门通过“江西微农”平台,联合省农业农村部门,5天内连发4次预警,为全省“双抢”工作组织调度提供决策依据;降雨趋弱后,通过多种渠道跟踪了解灾情影响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及5个特色气象中心,为水稻、经济作物、禽畜养殖等提供操作性强的措施建议。
入汛以来,辽宁降水持续偏少,气象干旱逐渐形成。7月24日,省气象局联合中央气象台联合发布《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专报》;25日,省气象局进入抗旱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强化对旱区种植户的指导;在旱情较为严重的义县九道岭镇大屯村,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协调专项资金用于大屯村钻挖应急深井和铺设应急灌溉设备。目前,应急水井已经投入使用,可以完全有效灌溉花生用地130亩,辣椒用地90亩。
受渍涝灾害影响,7月23日,河南气象部门利用高分3号、哨兵1号雷达数据开展洪涝遥感监测,绘制乡镇灾害地图。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灾情调查,编制灾害评估报告,为农户后续恢复生产提供依据。
气候条件总体利于今年夏粮丰收
回看今年夏收夏种,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都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
对于夏粮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分析指出,一是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小麦整体长势良好;二是田间管理加强,后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冬小麦播种期间,主产区大部地区底墒充足,小麦基本能够一播全苗,出苗质量较高;越冬期间,麦区温度偏高,墒情适宜,实现壮苗安全越冬;返青拔节和孕穗抽穗期,各地光温水条件总体适宜;灌浆成熟期,以晴好天气为主,昼夜温差大,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品质提高,特别是收获时没有出现高温、干热风和持续阴雨等高影响天气,确保夏粮顺利归仓。
在田间管理方面,针对暖冬气候可能导致小麦后期条锈病和赤霉病易发多发的情况,各地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监测预警,加强小麦后期“一喷三防”专业化服务,有效防控病虫害,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小麦返青期间田间管理、农资供应等产生一定影响,但后期各地加强了农资调运和小麦田间管理,总体看来,疫情对小麦生产未产生较大影响。
今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基础。当下,各地气象部门将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结合当前防汛形势,为全年粮食丰收贡献气象智慧。(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黄彬 实习记者 吴彤)
(高迅芝 邓敏佳 吴丽君 孟翠丽 林志坚 蔡冰 王家龄 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