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平畴绘新景——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掠影

2024-10-21 09:40:39 来源:天气频道

当前,春播已过七成,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我国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小麦长势与常年相当,丰收有基础,早籼稻插秧基本结束,预计产量稳中有增。

农业生产的交接棒由春转到夏。5月20日,全国夏收气象服务全面启动,为上一阶段的奔跑画上圆满句号——

春季农业生产,越过疫情反复给春耕备耕设置的障碍,闯出北方地区因去年罕见秋汛造成1.1亿亩晚播冬小麦的阴霾,在稳粮扩豆之间蹚出一条路,哪怕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粮食市场波动加剧的挑战,依然稳住节奏,跑出了中国守护粮食安全的“加速度”。

这“加速度”,结结实实是各方通力协作、与天争粮的效率“加”出来的。

气象部门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脚步,提前部署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锚定今年粮食生产新形势,强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推进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科技“壮苗”早行动

智慧耕作促弱转壮,下好气象服务“先手棋”

粮食连年丰收,并非高枕无忧。“年前,这里的麦田还是‘一根针’,浇水施肥后,一天一个样。”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技推广站站长耿利宾说。2021年夏天,浚县在暴雨洪涝中受灾严重,接着又受罕见秋汛影响,导致部分冬麦区渍涝灾害比较突出,冬小麦播种明显推迟,冬前积温不足,晚弱苗比例较大。

今年入春以来,帮助冬小麦“促弱转壮”成了农业气象人员的头等大事。

河南省各地气象部门因时、因地、因苗而动,利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数据、卫星遥感资料等,动态掌握小麦长势、土壤墒情,为科技“壮苗”支招解忧。

为让小麦“吃”上定制“营养餐”,今年,卫星遥感成了监测冬小麦苗情的“火眼金睛”。

4月6日,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安阳市汤阴县农业气象人员忙着测量小麦种植面积,为冬小麦分布卫星遥感监测评估业务收集检验样本。国、省、市、县气象部门四级联动,首次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冬小麦分布情况开展监测评估业务,监测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达30米,为今年夏粮产量预报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仅在河南,放眼冬小麦主产区,严重秋汛导致的晚播是各地共同面临的新挑战。陕西气象部门成立气象科技服务小分队,利用多源卫星数据开展冬小麦长势(苗情)监测精细化业务服务;山西气象部门组建“1+11”春管气象服务团队,实现“专班专人专报”,专人负责春管气象服务。

实施“科技壮苗”行动后,尽管苗情促弱转壮成效较好,仍面临病虫害、干热风等考验。河南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在4月14日首次联合发布小麦赤霉病气象高风险预警信息。安徽省气象局也通过“惠农气象”App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提前20天至30天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风险等级。

不负春光抢抓农时

“看天”趋利避害,跟着指导“卡点”种地

3月初,疫情犹如一场“倒春寒”来袭,粮食大省吉林按下“暂停键”。春耕在即,农事不待。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稳住东北粮仓?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农资、农具“兵马”未动,气象服务线上先行。

吉林省气象部门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三到位”工作机制,即信息服务到位、技术保障到位、专家支撑到位,组建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与省农业农村厅通过省防疫健康码“吉事办”栏目每天联合发布春耕春播提示;组织系列线上培训按需送“餐”。

把线下服务“搬”到“云端”,为农业生产“把脉开方”,只为保障气象信息准确及时抵达农民手中,确保技术支持不断档、专家到田“把脉”不受阻。

今年春季天气气候不确定性大,且存在较为少见的春湿风险。3月频繁出现的雨雪天气,给辽宁东南部造成了春湿,阻碍了旱田春耕备耕的脚步。清明后,农民纷纷抢抓农时,抢晴备耕。省气象局首次将精确到格点的地温和霜冻预报加入到直通式服务信息中,助力农户抢早定植,避免灾害损失。

随着气候持续增暖,江西省早稻播种期呈提前趋势。一旦早稻播种后遭遇严重“倒春寒”或低温阴雨天气,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烂种烂秧。对此,江西各级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成早稻早播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队伍,提供精细化、点对点的早稻早播气象服务。

“我们根据气象预报和省气候中心给出的‘适当深水调温’等指导意见,提前一周对早稻做了加水处理。”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党委副书记、会文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学华介绍。今年海南双季稻田的上空多了双“慧眼”——多光谱无人机。它能在早稻种植区开展大范围对地观测,获取精确实时样本信息,系统开展分区域、分时段、分发育期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稳粮扩豆有底气

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针对性强化科技支撑

“苗真好,一点儿也不缺苗!”在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负责人寇红专看着黑土地上最早插下的稻秧,喜形于色。

在气象部门指导下,当地农户尝试采取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提前育苗,比中熟品种提前了15天。这相当于“抢”出了足够的积温,最大程度满足了水稻生长的热量需求,加速了育苗进程。

这只是精细到格点的农业气象服务在黑土地上的剪影之一。面向粮食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气象中心搭建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逐日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下发滚动更新的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指导产品,为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服务保障提供支撑。

对黑土地而言,除了持续稳住粮食“压舱石”以外,今年还必须扮演好两个重要角色——大豆“补短板”扩种任务的“主力军”,以及玉米产量的“稳压器”。各地气象部门出实招,为农户及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增产稳产提供科技支撑——

“种玉米还是种大豆,气象专家的话给了我下决心的勇气。”黑龙江省海伦市农民邵广金一直在两种作物间纠结,是气象专家告诉他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大豆播种,让他果断做出了选择。而面向农业生产决策部门,省气象局重新划分气候变暖后的六条积温带,为农业种植结构和品种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部门帮我们迅速确定了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有利于全面推进复合种植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锁点赞气象服务。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350万亩清种大豆扩种任务及160万亩复合种植任务已经逐级分解到各地。兴安盟气象局根据复合种植的紧迫需求,对近30年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和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大豆扩种建议,解了燃眉之急。(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倩 叶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