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辽宁篇丨维护“五大安全” 书写振兴答卷

2024-11-25 04:38:42 来源:天气频道

十年风云变幻,初心一如既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的战略使命。十年来,辽宁省气象局加速构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贡献积极力量。

提升预报预警能力 坚守安全底线

2020年8月26日至9月8日,辽宁连续遭受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三连击,时间之短、数量之多,历史罕见。辽宁气象工作者全力以赴,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作为标尺,在迎战三个台风期间助力安全转移安置3.4万人,为“不死人、少伤人、低损失”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4月23日,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突发森林火灾。气象部门大风预报预警研判在前,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紧密联动,拉响“第一声警笛”。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用“智慧天眼”开展全程跟踪服务,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实时跟踪研判准备增雨作业。

高效应对,离不开预报预警能力的不断提升。10年来,辽宁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陆海空天”四基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立,智能精密的“气象观测场”初具规模,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基地”初见成效,集约共享的“气象大数据中心”平稳起步,东北亚气象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进行,融合高分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等数据的辽宁省自然灾害预警监测评价系统顺利建成。

目前,辽宁省建成0至30天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9种气象要素、13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最小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最小空间分辨率达1公里,智能网格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精细到县,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平均预警提前时间为111分钟。

研究东北冷涡是做好辽宁地区预报的重要环节。自2019年辽宁省气象局组织成立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以来,东北冷涡路径分型及影响研究、东北冷涡冰雹预报指标、局地强降水对流触发机制等21项科研成果应用于业务工作中,东北冷涡暴雨预报TS评分优于各预报模式。今年4月5日,省气象局联合中央气象台制作《东北冷涡监测预报公报》,标志着我国东北冷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进入新阶段。

精细化为农服务 赋能产业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辽宁省气象局组织成立粮食安全气象保障专班,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提供粮食生产气象服务,向3.2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万名农机手靶向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黑土地。

黄金玉米带气象服务中心是辽宁省气象局按照“以市为主、省市联动、辐射全省”原则建设的1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之一。今年,省气象局首次将精确到格点的地温和霜冻预报加入到直通式服务信息中,有效助力农户抢早定植、躲避灾害。同时,提供关键农事季节预测预报、病虫害防治气象条件分析等“管家式”服务,助力粮食丰收。

依托中央乡村振兴专项以及山洪项目,辽宁特色精细农业气象服务梯次展开。以县为单元的精细化农(牧)业气候区划、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顺利开展;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实现全覆盖;大樱桃、人参、水稻等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

拓宽生态服务领域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辽宁气象部门生态环境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加强,联合东北区域气象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本地化部署,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分别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植被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典型生态脆弱区高分遥感监测评估。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辽宁气象部门大力助力冰雪旅游业发展,通过开展冰雪气候区划、气候资源评估、旅游气象服务,建立气候适宜标准,建设重大冰雪旅游项目,推进大型冰雪赛事基地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气象服务,省气象局通过深度融合“气象+能源”数据,提供基于影响的具有针对性的能源预报预警服务。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气象信息融入电力指挥系统。2019年以来,省气象服务中心研发团队以电力部门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智能网格预报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降尺度等算法,研发辽宁省主要城镇未来192小时逐小时精细化预报产品,搭建数据接口直接融入辽宁电力智能短期负荷预测系统。

不忘初心、踔厉奋发。辽宁气象部门将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更有力支撑。(作者:蔡冰 苗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