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宇如聪:强化气象灾害防范和风险管理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气候韧性
2021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态化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强化气象灾害防范和风险管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韧性,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提案中呼吁,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推进。
极端天气趋于常态 加强防范势在必行
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长期风险和气候相关。
对中国而言,提高对天气气候风险的重视程度尤为必要。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2001年至202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2938亿元,占GDP比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随着全球长期变暖趋势持续,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地球系统水循环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将趋于常态。”宇如聪指出,为提高人民生命福祉安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采取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积极防范应对天气气候风险。
宇如聪提出,要更加重视气候安全,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频发、重发的极端危害性,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要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对各类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避险自救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挑战,建立健全极端气象事件监测预警综合业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宇如聪表示,要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加强灾害链与致灾链的深度分析和模拟研究,强化不同灾种和区域间的关联研究。在灾害发生时,既能及时掌控已发灾害的态势,又能及时阻断后续联动灾害的接续;要强化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应用,提高灾害风险区划、动态跟踪、分类管理等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防灾减灾是否切实有效,要看预警发布后能否落到实处。这需要着力完善灾害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宇如聪建议,抓紧推动修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多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认定及风险防控机制。
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面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复杂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研究报告提出,气候韧性发展解决方案框架,即适应与减缓行动相结合,改善自然和人类的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宇如聪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防范灾害风险,有必要强化经济社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树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理念。
气候韧性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气候安全因素,开展气候韧性和适应性分析。在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前期,要坚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气候韧性。要深入开展对重点区域和承载力脆弱区主要生态气候和自然灾害链研究,科学把握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科学趋利避害。要提高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与气候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认识,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要加强开展气候、生态和环境影响评估,科学有序稳妥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