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2020取消中考好不好

2024-11-25 16:51:48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近些年都有说要取消高考的消息,这不,近期又有说2020年要取消高考的,那么到底2020取消中考是真的吗?2020取消中考好不好呢?其实,2018年的时候,江西地区就取消了中考,采取了“两考合一”政策,但是这一政策还没有普及,全国目前还是不会取消中考的,毕竟中考也是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

  2020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2020取消中考好不好

2020年中考取消吗

  2020年的中考取消完全是虚假的消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文件《意见》来看,根据要求,2020年将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开始实行初中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形式,并且2020年之前教育部要求提高义务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义务教育的升学率,但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高中、中专、职高、技校等相关的高中阶段教育,并不是说初三学生以后就不用参加中考直接就能就读高中了,中考是属于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如果直接取消就会失去了中考的最初的意义,同时,高中阶段的选拔也不会有层次了,中考取消并不是事实。

  中考取消相关新闻:

  2018年4月3日,江西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科成绩来源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

  2016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20取消中考好不好

中考

  当前,取消中考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就拿九年义务教育来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问题重重,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总是掣肘太多,学生就算犯再大的错,学校和老师都拿这些熊孩子没办法——反正开除不了,这些熊孩子有义务教育法保护着。

  取消中考,不仅是普通家庭的悲哀,更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君不见让那些根本就不想学习的人进入高中,他们除了破坏高中的教育生态,除了让那些真正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徒添“中梗阻”,除了增加校园欺凌的概率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还不如早点对他们果断“放生”,教育不是万能的!

  知识只能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想学习,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天赋。对于这些人来说,取消中考,让他们去上高中就读无异于强人所难,这会让他们痛苦不堪!

  确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有其价值,但取消中考,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也会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身处农村地区的寒门学子再也没有通过中考的途径考入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这其实也是一大缺憾。再比如没有中考的倒逼,有可能导致减负走形变味。

  什么是“两考和一”?

“两考和一”

  中考改革的两考合一是指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合并为一个考试。

  中考改革将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完成初中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以前是毕业考试(给毕业证的)和升学考试分开考两次,这回是只考一次,即升学又有毕业证。简称两考合一。

  2018年11月28日,备受关注的四川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出炉!该实施意见有效期5年。

  根据新出炉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四川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实行“两考合一”,考试科目实现“全科开考”。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也将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值得关注的是,体育与健康将被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

  四川省也将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在招生录取中,四川省将开展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决定先在绵阳、宜宾、眉山三市开展试点,综合改革试点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

  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