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起床困难还有科学依据 为什么冬天格外“起床困难”

2024-11-24 20:10:16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很多人以为,冬天起床是因为太冷了,受不住,所以起床才比较困难。但实际上,冬天起床困难还有科学依据的哦,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格外“起床困难”吗?根据科学研究,科学起床困难和人体褪黑素、季节性情绪失调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下面一起来了解。

冬天起床困难还有科学依据

冬天起床困难

科学研究表明:①昼短夜长影响人体褪黑素的释放,褪黑素主要负责控制睡眠质量和情绪;②季节性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等,进而影响睡眠质量;③饮食的“锅”,高热量食物会让人体血糖升高,容易困倦。

冬天起床困难怎么办?

1、床头放一杯水

冬季气候干燥,专家建议人们多喝一点水来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那么在床头放一杯水又有哪些好处呢?专家表示,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人们晨起时会感到口干舌燥,起床之后若是能立马喝一杯水就可以缓解口渴的症状,这杯水还能唤醒五脏六腑,让你快速进入清醒的状态。

2、房间一定要有光线

冬天之所以会感觉起床困难,有一个原因就是冬日天亮的时间会比较迟,这个时候房间里若是拉上了遮光的窗帘,那么人们就算已经听到闹钟响铃也还会觉得时间还早。建议大家在睡前不要把窗帘完全拉上,这样早晨的阳光就会照射进房间,让你有一种“已经天亮了”的感觉。

冬天起床困难

3、保证室内的温度适宜

被窝外的温度太低是许多南方朋友起不来床的原因,这是因为人们在暖和的被子里待了一夜,此时若是要让你立即适应比被窝外的温度,似乎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所以人们可以在睡前打开暖气,将室内温度调到最适合人体的18-22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起床困难的症状。

4、拥有充足的睡眠

想让自己拥有起床的勇气,除了要快速适应被窝外的低温以外,人们还要保证自己前一晚拥有充足的睡眠,当人体经过足够的睡眠早上起床的过程也会相对顺利,不会出现拖拖拉拉,等到出门时间才赶紧起来洗漱打扮。

冬季晨起要“慢”一点:

冬天起床

因为冬季人们经常出现起床困难的情况,所以有一些朋友认为在晨起的时候要快速一点才能让自己更快的清醒,但是专家提醒,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晨起都不能太猛,特别是已经患有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讲,晨起要慢一点,否则会加重病症,甚至引起疾病发作。

那么冬季如何正确趁起呢?

由于睡觉的时候人们是躺着的状态,此时血液循环是比较慢的,建议人们在睡醒之后伸个懒腰,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在床上静坐几分钟,让血液流淌到身体各处,然后再下床洗漱,这样做可以让血液回升到脑部以及身体四肢,让你在接下去的一天更有精神。

每天睡多少小时好?

大家都说每天保持八小时睡眠是最健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不同的年龄段,适合的睡眠时长也是不一样的。

1、新生1~3个月龄的婴儿,需要长达14~17小时的睡眠来维持身体机能的平稳。

3、对于3~13岁的儿童来说,由于都是在学龄期,所以每天至少要睡9个小时为宜,睡眠安排最好有午睡,这样有助于身体发育。

5、对于19~60岁的成年人来说,成年人的机体基本发育完全,睡眠时间也不宜太长,可保证不低于7个小时的睡眠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