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电力大数据:山东用电最多广东第二 内蒙古发电最多

2024-11-25 04:28:32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用电量的多少和当地天气情况、产业结构等都有一定关系。据近日发布的31省份电力大数据显示,山东用电最多,广东第二,接下来就是江苏、浙江、河北·······。我们再来看看发电情况,据显示,内蒙古发电是最多的,山东排第二,广东第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具体情况。

31省份电力大数据:山东用电最多广东第二

31省份电力大数据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2020年31个省份的发电量和用电量统计梳理发现,发电量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山东、广东、江苏、四川、新疆、云南、浙江、山西、河北。用电量最大的10个省份分别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河北、内蒙古、河南、新疆、四川、福建。

用电量:山东第一广东第二

从用电量来看,最大的10个省份分别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河北、内蒙古、河南、新疆、四川、福建。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用电量越大。因此,沿海四个经济大省用电量也都名列前茅。不过用电量的大小还跟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用电量相对没那么高;而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用电量一般比较高,尤其是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多的地区,用电量很大。

其中,第三经济大省山东2020年用电量达到了6939.84亿千瓦时,以13.72亿千瓦时的微弱优势领先广东,位居第一。近年来,山东GDP总量与广东和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山东等地的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较多,所以用电量大。

9月2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20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报告。在此次所发布榜中,山东共有50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从数量上看,山东上榜企业数量位列第三名,仅次于北京、广东,超过了江苏和浙江。

山东用电

山东大企业多,与山东重化工业多有关系。比如山东的滨州GDP虽然在山东处于中下游,却有6家企业上榜2021年中国500强,魏桥集团、宏桥集团等都是能源企业,魏桥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企业,同时也是耗电大户。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山东的产业结构中,传统的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与广东、浙江差距较大,这样一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比较弱。七普数据显示,山东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31个省份中位列倒数第三。

另一方面,电力资源毕竟比较特殊,长距离运输又存在成本和损耗问题,所以有用电需求的经济大省,往往会布局较多的发电厂。同时,高耗能产业用电需求大,很多企业也会选择布局在发电量大的地方。

山东之外,河北和内蒙古的用电量位居第五和第六。数据显示,在最新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北有24家,超过了福建、四川等省份,位居全国第六,其主要原因就是能源重化企业多。

内蒙古发电最多

数据显示,有4个省份去年发电量超过了5000亿千瓦时,分别是内蒙古(5810.97亿千瓦时)、山东(5806.43亿千瓦时)、广东(5225.91亿千瓦时)、江苏(5217.54亿千瓦时)。

内蒙古是当之无愧的煤炭资源大省。2020年全区煤炭产量10.01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为保障全国煤炭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内蒙古日报今年1月份的报道,内蒙古主动担当东北地区保供任务,2016年至2019年,内蒙古向东北地区合计供煤近5.5亿吨,确保了东北地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2020年向东北地区供煤1.4亿吨,与2019年基本持平。

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节约用电

(1)改造或更新用电设备,推广节能新产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正在运行的设备(包括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和生产机械(如风机、水泵)是电能的直接消耗对象,它们的运行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电能消耗的多少。早先生产的设备性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得落后,再加上长期使用磨损老化,性能也会逐步变劣。因此对设备进行节电技术改造必然是开展节约用电工作的重要方面。

(2)采用高效率低消耗的生产新工艺替代低效率高消耗的老工艺,降低产品电耗,大力推广应用节电新技术措施。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会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和电能消耗的降低。

(3)提高电气设备经济运行水平。设备实行经济运行的目的是降低电能消耗,使运行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多数情况下,生产负载或服务对象的要求是一个随机变量,而设计时,常按最大负荷来选配设备能力,加之设备的能力又存在有级差,选择时常选偏大一级的,这样在运行时,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匹配不合理,使设备处于低效状态工作,无形之中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程度。经济运行问题的提出,就是想克服设备长期处于低效状态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经济运行实际上是将负载变化信息反馈给调节系统来调节设备的运行工况,使设备保持在高效区工作。

(4)加强单位产品电耗定额的管理和考核;加强照明管理,节约非生产用电;积极开展企业电能平衡工作。

(5)加强电网的经济调度,努力减少厂用电和线损;整顿和改造电网。

(6)应用余热发电,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的运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