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半天馒头尝不出甜味的人易胖 超过30秒说明唾液淀粉酶浓度较低

2024-11-24 20:38:14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有些人吃馒头的时候,发现嚼半天都尝不出馒头的甜味,而往往对于这样的现象,大家都不是很在意,觉得是馒头本身的问题。但近日,有一项新研究发现,嚼半天馒头尝不出甜味的人易胖!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咀嚼尝不到甜味超过30秒,说明唾液淀粉酶浓度较低。

嚼半天馒头尝不出甜味的人易胖

嚼半天馒头尝不出甜味

一项发表在《自然》的研究显示,唾液淀粉酶分泌能力较差的人(半天感受不到甜味的人),从基因上就注定比其他人更容易发胖,更应限制自己的淀粉和糖分摄入。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个试验:取一小块馒头(不添加糖),记录从开始咀嚼到尝到甜味的时间。如果超过30秒,就说明你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浓度比较低。

唾液中由三对大唾液腺(下颌腺、腮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称为唾液淀粉酶。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属于α-淀粉酶的一种。

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mylase)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链。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还有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为准是35-50%,但在细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现高达70%分解限度的(最终游离出葡萄糖)。

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或葡聚糖的时候,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从上述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别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4-glucanohydrolase)和α-1,4-葡聚糖-麦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maltohydrolase)的名称等而被使用。

唾液由三对大唾液腺(下颌腺、腮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4.3~4.8的酸性反应为止。

人体的其他组织如卵巢、输卵管、肺、睾丸、精液、乳腺等的提取物中都发现有淀粉酶活性;血液、尿液、乳液中也含淀粉酶。血液淀粉酶中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则来自于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