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十三号台风叫什么名字 2019年第13号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天气网讯 这个时节太平洋上不缺台风,这不,又有一个新的台风正在酝酿,如果生成,便是今年第13号台风。那么,今年第十三号台风叫什么名字的?该台风有望生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年第13号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最新消息。
今年第十三号台风叫什么名字 2019年第13号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13号台风玲玲
2019年第13号台风名字为“玲玲”,英文名称:Lingling,编号1913,名称来源中国香港,含义:女孩儿名。
台风玲玲前世:
2001年11月6日在马尼拉东南约750公里处有一热带低压生成,它向西北偏西移动,穿越菲律宾。
台风玲玲(英语:Tropical Storm Lingling,国际编号:0718,JTWC编号:18W),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玲玲(英语:Tropical Storm Lingling,国际编号:14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Agaton)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首个被命名的风暴。2014年1月13-17日位于帕劳东南部海面的扰动增强为热带低气压为并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玲玲,18日登陆菲律宾,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日减弱为热带低压,21日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香港台风命名汇总:
凤凰:凤凰山是香港的一个山名。
马鞍:马鞍山亦是香港的一个山名。
珊珊:一个颇为普遍的少女昵称。
白海豚:生活在香港水域的中华白海豚,亦是香港的吉祥物。
玲玲:一个颇为普遍的少女昵称。
榕树: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树。
万宜:万宜原本是一个海峡的名称,后来建成水库。
启德:香港的旧机场,已于1998年停用。
彩云:色彩缤纷的云层,香港一个屋邨的名称。
狮子山:香港一座远眺九龙半岛的山峰名称。
关于台风的命名
台风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 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号热带风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 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