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多地面临极端降雨考验
6月24日中午,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强盛的云带从中国贵州的铜仁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和歌山,这条长达2700公里的超级梅雨带连接了这两个相距数千公里的地区。
暴雨
梅雨带上,无论是中国南方还是日本的许多地方,都在经历猛烈的暴雨。
而在梅雨带的南边,则是一大片晴朗的天空,这是副热带高压存在的标志。正是这副热带高压的顶托,形成了这道跨越数千公里的超级梅雨带。
一、国家级暴雨红色预警发布
对于中国来说,近期的梅雨毫无疑问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天气事件。中央气象台于6月24日10时发布了2024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这是新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三次红色预警。
这次强降水过程波及范围广泛,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都将持续遭遇强降水。
暴雨红色预警的发布意味着降水量已经达到了极端水平。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警,6月25日至30日,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甚至会出现特大暴雨,降雨量可能超过250毫米甚至更多。
在过去的几天里,强对流和暴雨天气频繁出现。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成为这次暴雨过程的显著特征。
激烈的暴雨如同暴怒的巨兽,席卷了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贵州以及广西等地。
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显示,自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以来,强降雨接连而至,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及贵州中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的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安徽黄山、广西桂林等局地雨量甚至达到600~740毫米。
这次凶猛的梅雨天气的形成,离不开西南季风的助力。
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湿润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区的稳定位置相互作用,为梅雨天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水汽。
在这种大气条件下,稳定而持续的暴雨天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间还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这不仅造成了交通的混乱,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进入梅雨季以来,南方地区几乎天天有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频率之高令人咂舌。
例如江西景德镇,官方预报显示,景德镇本周里7天有5天将出现暴雨天气,并且雨一下就要下个没完。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至7月3日的降水预报显示,南方将出现大片紫黄色的暴雨带,安徽、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超过400毫米。个别地方甚至划出了600毫米以上的多雨区,这种情况极为罕见,预示着未来10天南方的暴雨将非常密集且强烈,防汛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二、剧烈的梅雨带与台风水汽的消失
今年,梅雨带显得尤为强劲。原因在于,南海上的台风胚胎97W已近乎散架,失去了对季风水汽的争夺能力。
通常,当近海有比较强的台风出现后,它会截流季风水汽,使我国的梅雨减弱。
2016年7月,南方长江流域一度遭遇暴力梅雨引发多地洪灾之际,1号台风尼伯特横空出世,梅雨带迅速减弱,长江流域多地得以缓解。
但今年的情况不同,南海的台风胚胎97W相对孱弱,在争夺水汽的过程中完全不敌暴力梅雨带,大量水汽被梅雨带“吸干”,导致降水集中在江南、江汉等地,造成了持续性的强降水现象。
过去一段时间里,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性增强,使得梅雨带的位置相对固定,形成了持续的降雨带。这也是为何在这个6月里频繁看到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原因之一。
副热带高压的“守护”使得雨带难以北移或南下,导致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随着台风胚胎接近散架且未来难以有新台风生成,梅雨带的影响还将继续。
梅雨带的强劲和台风活动的低迷共同作用,使得中国长江流域面临前所未有的降水压力。我们必须加强气象预报和灾害防范工作,提升公众的气象灾害应对能力,以减少极端天气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