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贺!我国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台风预报水平位世界先列

2024-11-24 23:48:34 来源:天气频道

  今天(3日)下午,中国天气网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不断优化、体系更趋完善、能力持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其中,台风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连续三年在70公里以下,各时效路径预报误差均小于美国和日本,台风路径预报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平均可用时效达7.3天,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当。实现了卫星导风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同化应用的零突破。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MICAPS落户非洲、西亚、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气象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显著提升,我国还建设完成了包括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及雷达探测为一体的综合、立体监测网,实现8颗“风云”系列卫星在轨组网观测。190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投入运行,共有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42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57435个,陆地站点监测密度从平均71公里缩进小至30公里,地面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96.5%。初步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快速跟踪、准确定位和多维监测。

  气象预报预警更为精准,建立全国0-10天、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字化、网格化预报业务,预报精度1-5公里。2016年,全国24小时晴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7.2%、80.9%和85.1%;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1.8%,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28分钟;台风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连续三年在70公里以下,各时效路径预报误差均小于美国和日本,台风路径预报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日益完善,初步构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2167个县成立气象防灾减灾机构,2175个县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8万个乡镇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15.47万个村屯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建设7.8万个气象信息服务站,78.1万名气象信息员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基本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预警信息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

  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内涵正在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拓展,开展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建立了基于精细化预报和致灾临界阈值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推动传统灾害性天气预报向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警延伸、气象灾害防御从减轻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智能高效,建成国家突发事件信息预警发布系统,汇集15个部门71类预警信息,集成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实现分级、分类、分区域、分受众的精准发布,以及快速有效的反馈信息收集与分析评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5%,预警信息送达时间缩短至5-8分钟。

  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成效显著,五年来,完成应对超强台风、流域性暴雨、区域性气象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从“十一五”的年均2956人下降到“十二五”的1293人,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从1.02%下降到0.59%。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85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