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3300万年前粪便上的鳄鱼足印 首次发现鳄鱼足印粪化石
天气网讯,近日,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这回是关于鳄鱼的,即科学家发现3300万年前粪便上的鳄鱼足印!这也是首次发现鳄鱼足印粪化石!通俗一段来说,就是300万年前有一只鳄鱼踩到了一坨粪便,然后300万年后的我们发现了这坨粪便,上面的脚印还在呢。
科学家发现3300万年前粪便上的鳄鱼足印
鳄鱼足印
300万年前,一只鳄鱼踩中了一坨新鲜的粪便,脚印一直留存至今。23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研究团队在越南北部发现了这个罕见的脚印,这也是首次发现鳄鱼足印粪化石。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远古世界》上。
2018年,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员和越南相关机构合作的研究团队在越南开展野外工作时,发现了100多件粪化石及多种脊椎动物的化石材料,其中就包括这块鳄鱼足印粪化石。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保罗·拉米博士介绍,足印约4厘米长,可能属于3300万年前的一种约2米长的鳄鱼,由其右前足的第4趾和第5趾构成。“要保存这样的化石,粪便被踩踏时必须是新鲜的,而且地面应该是柔软潮湿的。这种环境可以使踩踏产生足迹,且不至于将其踩碎。”保罗·拉米说。
由于鳄鱼是社会性爬行动物,通常生活在一个群体里,因此,科学家无法确定当时这只鳄鱼踩到的是不是它自己的粪便。保罗·拉米解释,鳄鱼的足迹化石比较常见,但在鳄鱼的粪化石上发现共存的鳄鱼足迹还是第一次。新鲜的粪便由于柔软的结构和其中的脂肪含量,可以作为一个比大多数沉积物更好的形状保存者。
粪化石研究近年来吸引了广泛关注,并建立起一套学术体系。作为古生物学领域中的新生事物,粪化石已经是遗迹化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保存生物行为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粪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可以对生物的食性、生活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分析判断。
关于粪化石:
粪化石
粪化石(coprolit)即是石化的动物排泄物,通常被归入遗迹化石。粪化石虽然具有立体的形态形似实体化石。但它们不是生物体本身,习惯上不归入实体化石。
粪化石这一概念,最早由巴克兰德(W . Buckland)于1829年提出,用于描述一些发现于英国多塞特郡莱姆里杰斯(Lyme Regis)地区的下侏罗统地层(约1.9忆年前)中的特殊化石,是一种旋绕体,具有一种应当在呈柔软状态时经过爬虫类或鱼类肠子排出而形成的形态。该旋绕体长期被认为是松科毬果化石或牛黄石,巴克兰推测为粪便成因。经分析进一步确认类似鬣狗的粪便,并发现该化石基本上由磷酸钙和碳酸钙组成,常常含有未改变的骨屑。巴克兰将其命名为coprolite,乃取自希腊文kopros(粪便)和lithos(石头)而成。在巴克兰德研究之前这些化石曾被描述为冷杉球果的化石,而巴克兰德可能是第一位阐述这些化石的直正属性的科学家。
在判断粪化石时,其大小、化学组分并不是重要的依据,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包括其内部组分外表面上保存的结构,周困相关的沉积环境等,比如内部所含的鱼鳞、贝壳、骨骼碎片,或是其他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常都是有效可靠的判断依据。
形成原理:
粪化石
动物排泄物一般细长、松散、柔软和易碎,被保存为化石的概率很低,它们易被外部环境所破坏,此外其内部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也会破坏其中的有机物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细菌的作用,产生了磷酸盐、硫化铁等副产物,使得原本松软的排泄物被矿化(主要是磷酸盐化),而得以被保存下来。这一情况在缺氧的环境中更为常见。
细菌的矿化作用是在成岩过程的早期完成的,在其后漫长的成岩过程中,动物的尸体、贝壳、甚至是骨骼可能被压扁了,粪化石却仍能保持原始的三维形态。粪化石中未被消化的软组织也可能以三维形态被保存下来,比如羽毛、皮肤组织,肌肉组织和昆虫的外骨骼等。植食性动物的数量远远多于食肉性动物,然而食肉性动物的排泄物被保存为粪化石的几率更高,这是因为其排泄物中的食物残渣以骨骼与肉类为主,它们富含钙与磷,为排泄物的矿化提供了原生的矿物质来源,使其最终被全面转变为磷酸钙。
快速埋藏条件对粪化石的保存极为重要,所以水生动物的粪化石的保存几率远远高于陆生动物。陆生动物的排泄物往往会暴露在空气中,经历风化与破坏,等不到被埋藏,更加等不到成岩过程,因此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更低。
粪化石外表面上保存的结构,可能指示排泄物被排泄后所降落的介质,比如植被或是岩石,它们会在松软的排泄物外表面上留下三维的印痕,这也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环境提供了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