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肠爆发有人一晚捞上千斤 当地居民:可能前两天大风刮到岸上

2024-11-25 13:34:25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国庆期间,如果你去烟台,就会在一些海滩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人在捡海肠,甚至还有人在现场卖起来。据悉,近来烟台海肠爆发有人一晚捞上千斤!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据一位当地居民表示:可能前两天大风刮到岸上,有“大风过后必有货”的说法。

烟台海肠爆发有人一晚捞上千斤

烟台海肠

10月5日晚,烟台开发区海域海滩,沙滩上惊现大批硕大肥美的海肠,沙滩上、水里到处都是,随便捡!据悉,有的人一晚上捞了上千斤海肠,直接就在海边出售,现捞现卖,随后此事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调侃道:上午赶海肠,下午赶海虾,这个假期太充实了!海肠还没捡完,泸沽虾又上岸了。

10月6日,烟台市牟平区、高新区多处海滩退潮后出现大量海鲜。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处海滩上遍布着虾、海肠等,有市民正拿着桶、塑料袋捡拾。

家住牟平区的冯女士向记者介绍,10月6日上午9时许,她在海边闲逛时碰巧看到,退潮后的海滩上出现了大量泸沽虾,她随即找来桶开始赶海。没多久,便捡了半桶虾。

“我捡的还算少,有人直接开三轮车过来‘进货’。”冯女士说,当地流传着“大风过后必有货”的俗语,前两天刮了大风,可能是将海里的海鲜刮到岸上了,才出现了这番壮观场景。

海肠简介:

海肠

俗称“海肠子”。体呈圆筒状,长100~300mm,宽25~27mm。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不分节。体表有许多疣突,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吻基部腹面具一下凹的沟(腹中线)并向后延伸达体末端。口的后方、吻的基部腹面有1对黄褐色钩状腹刚毛,两刚毛间距长于自刚毛至吻部的距离。身体前半部有腺体,可分泌黏液,在产卵或营造泥沙管时润泽用。体末端有横裂形的肛门,在肛门周围有1圈后刚毛或称尾刚毛,11~12根,呈单环排列。无血管,体腔液中含有紫红色的血细胞。。肾管2对,基部各有2个螺旋管。肛门囊1对,呈长囊状。生活时虫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单环刺螠在海洋中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可达10000m的超深渊底,自寒带至热带海都有生长,但我国仅渤海湾出产。单环刺螠在山东境内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等地沿海的海滩或岩石缝中。所以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单环刺螠的最大产地。也有报道称在福建厦门海域也有单环刺螠的发现。

食用价值:

海肠价值

单环刺螠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自古以来,在我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的传统做法只食用其体壁,而废弃内脏,菜肴俗称海肠子。但有研究发现,单环刺螠废弃内脏蛋白质含量为18.25%,脂肪含量为0.12%,总糖含量为4.09%而且含有丰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丰富的EPA、DHA和DPA。

单环刺蜕体壁、消化道及体腔液中均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其组成齐全,体壁和消化道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3.79%和45.1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37%和16.59%,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0.32%和36.76%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一类亟待开发的海洋动物资源。

海肠在胶东渔民中又称“海地瓜”,在有些地方人们把它叫做“裸体海参”,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