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初霜冻地图出炉:西北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将迎初霜冻

2024-11-24 18:57:14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今日秋分节气,就往年来说,北方气温比较低了,甚至会出现霜冻灾害。那么,秋分过后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出现霜冻灾害呢?气象平台关于2022全国初霜冻地图已经出炉,从往年数据分析,预计西北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将迎初霜冻。下面一起来了解。

2022全国初霜冻地图出炉:西北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将迎初霜冻

初霜冻

进入秋分节气,伴随降温,北方的初霜冻范围也迅速扩展蔓延。当夜间气温降至0℃以下,露水凝结为霜。从常年初霜冻地图来看,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中北部等地及宁夏、青海东部一带海拔较高的地方,在此期间均出现初霜冻。进入10月,初霜冻范围继续南扩,京津冀等地也可见初霜冻。预计10月下旬,初霜冻线逐渐推进至淮河流域及秦岭一线。

秋分也被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正是秋收、秋耕和秋种的“三秋”生产期,除了初霜冻,华西秋雨、寒露风、大雾等也都可能会给农业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天气都需重点防范。

秋分节气黄淮江淮等地加快入秋

常年秋分节气期间,我国大部进入秋天,秋季版图达到鼎盛。华北至长江中下游沿线一带秋高气爽,东北等地初霜冻、寒露风开始冒头,西南等地秋雨正当时,长江流域基本都是在秋分节气完成夏秋的转换。

据气象分析师介绍,常年秋分节气开始时,我国秋季的前沿已跨过淮河,抵达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湖北中部一带。随着冷空气增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在波动中逐步下滑,南京(9月25日)、合肥(9月26日)、武汉(9月29日)、重庆(9月28日)、长沙(9月28日)、南昌(10月6日)、杭州(9月30日)、上海(10月2日)等省会级大城市常年入秋的平均日期都集中在秋分时节。

相比常年,今年我国大部地区入秋进程和常年大致相当,不过,东北地区前期受频繁冷空气影响,入秋时间较常年偏早了10天左右;北京、天津、石家庄则较常年偏晚一周左右。

北方多地昼夜温差超10℃

昼夜温差大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常年秋分时节不仅是季节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冷空气趋于频繁的时候。秋分一到,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会产生一次次的降水过程,气温也随之下降,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寒凉感凸显。

据气象分析师表示,北方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是秋分时节的一大气候特点,尤其是最低气温下滑迅猛。数据显示,秋分节气期间,全国平均最高气温为20.8℃,最低气温9.1℃,温差达11.7℃,其中全国平均最低气温首次跌至10℃以下。

据气象平台推出的常年秋分节气大城市昼夜温差排行榜可以看出,上榜的均为北方城市,银川位列第一,温差达13℃;其次是沈阳、呼和浩特、西宁、太原,温差达12℃以上;哈尔滨、长春、兰州、天津、北京等地也纷纷上榜,温差超10℃。秋分时节北方昼夜温差加大,早晚时段外出凉意显现,需及时增加衣物谨防感冒。

昼夜温差大注意什么?

昼夜温差大健康知识

一、忌多食

在炎炎夏日之中,人的能量消耗过大,人们总是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很容易的就会导致身体内部的热量供给不足,而到了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们的身体对于热量的需求会大大的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的饮食会不知不觉的过量,导致身体之中的热量急速增加,这些热量在一时之间无法消化完全,就会导致堆积在身体之中变成脂肪,而脂肪多了,就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二、忌“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保健方法,民间称为“薄衣法”。其做法是在夏末秋初之时,慢加衣服以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达到锻炼抗寒能力的目的。但秋季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要盲目追求“春捂秋冻”,以免受凉引发疾病。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早晚出行可以带一件长袖衣服,注意保暖,以防生病。

三、忌夜晚开空调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热、夜间凉爽。建议大家晚上睡觉时尽量不要使用空调。因为空调渗入骨髓的凉意,容易使人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秋季后要注意空调的使用时间,特别是不要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整夜开启。睡觉时也不宜对着门窗,避免受到冷风侵袭而致病。

四、忌贪凉

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溃疡患者更易复发,因此这个时节应格外注意调停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的瓜果。所谓”秋瓜坏肚”的民谚就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专家提醒人们,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