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夏节气是几月几日
通常我们大家都知道,立夏是夏季的一个节气,很多人对节气都是有所了解的,但也有些人不清楚其特点和风俗,那么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立夏节气是几月几日?
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旧时,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还要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赐给百官。
2、疰夏绳: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丝线被称为“疰夏绳”亦称“长命缕”。
3、吃立夏蛋: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节气是几月几日
2022年立夏具体时间是5月5日星期四。立夏代表着今年春天的结束,是今年夏天的正式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茫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流传下来的,根据气候的变化对一年的概括。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根据二十四节气,春播秋收冬储,其实这种对季节的划分已经形成习已为常作习规律。我华夏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夏,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原、中土,也就是夏王朝所统治的疆域,而四方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夷蛮戎狄”,久而久之,四方之人便称呼生活在“夏”这一区域的人叫夏人,简称为夏。所以,“夏”代表的既是地域,又代表居住在这一地域上的人。
立夏节气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立夏节气要做什么事情
立夏要做的事情一:迎夏。立夏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夏节气也是代表着夏天的到来,所以也是会有迎夏的活动的,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立夏要做的事情二:尝鲜。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立夏要做的事情三:做夏。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