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日本核废水可致癌致畸致突变

2024-11-25 16:22:39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近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的新闻备受人们关注,外界几乎一致反对此作法,因为将120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无疑是一场人类灾难。与此同时,有专家表示,核废水排入大海以后,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人类,日本核废水可致癌致畸致突变。

福岛核电站

  日本核废水可致癌致畸致突变

  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12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解决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中不断增加的核污水一事,已经是“不能推迟”的课题。郑州大学教授李顺义指出,核废水排入大海以后,首先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然后经过海洋的大洋环流,十年以后,整个太平洋将会受到全部的污染。它如果存在人的体内,就可能导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的遗传基因有重大的影响。

  早在之前,日本就曾多次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储存量现已超过100万吨,储罐群容量将在2020年达到极限,无法再容纳多余核污水,日本未来将“不得不”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直接排入太平洋。但是因为国际上反对的声音太大,日本不得已只能收回排放计划。

  将120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数量是前所未有的,达到 100 万吨以上,这对于全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日本宣称,经过处理、稀释的废水中,含量最高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含量已经符合安全标准。氚不容易被海洋动物和海底沉积物吸收,在放射性物质中,对生物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

  不过日本这言论是赤裸裸的谎言,2013年,日本曾启动多核素去除设备,对福岛核电站废水中的62种放射性物质做处理,但其中并不包括氚。按现有技术看,分离氚的手段复杂、成本高、耗时长。

  2018年的时候,核废水的东电也曾表示,用于处理含有核污水的1,000个储水罐,未能将放射性物质去除至低于法定标准值。氚对人体的危害,远不止日本所说的这样,氚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其物理半衰期为12.3年。

  核废水中存在的氚,可经由食物链、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部分可通过理化和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结合氚。在DNA大分子中,人体组织与氚结合,代谢过程非常缓慢,氚不但能通过β粒子的电离作用产生直接生物效应,还可通过转换突变方式,使得组织靶分子致畸、致癌,产生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从这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核废水问题上撒谎了,事实上,除了氚,废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更值得我们警惕。就包括了碳14、钴60和锶90等。锶90是剧毒物质,它所导致的随机性效应主要为骨组织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和骨血管肉瘤),尤其以骨肉瘤多见;其次为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