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脱校服为摔倒老人御寒 他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天气网讯,因为现在很多老人会故意摔倒碰瓷,所以很多人是想扶却不敢扶啊。即便是真的摔倒,也无法判断其真实性。但还是有的人,见到老人摔倒的时候,上前去帮忙。近日,有一位少年脱校服为摔倒老人御寒。他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少年脱校服为摔倒老人御寒
脱校服为摔倒老人御寒
近日,湖北荆州,初中生杨维福在学校附近发现地上躺着一位老人,担心天气凉,便脱下校服垫在老人身下御寒。十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杨维福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担架后,才安心离开。杨维福称,尊敬老人、助人为乐,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人们热议。有人说不扶老人是社会文明的倒退,是社会诚信的缺失和国人道德滑坡,但是救助老人被讹的事情屡屡发生,并且还有升级之势,这导致想做好事的人权衡得失后,选择旁观。摔倒老人的讹诈行为不仅是个别老人素质的低下,且这种行为和碰瓷不无区别,是一种违法犯罪。老人讹诈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运气好了不光有了医疗费,还可能有赔偿,运气不好没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有惩罚。
如果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你扶还是不扶?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给了人们答案。郝健(沈腾)结尾说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扶不扶”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命题,其背后的实质是我们相关法律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助人为乐的人得不到保护,蓄意讹诈的人得不到惩罚,这更加助长了讹人者的气焰。大多数人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应都会想着去帮扶,绝不会袖手旁观,但是扶与不扶可能在每个人都会做一番心里斗争,不扶的原因归结到底还是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扶,扶不起。
老人摔倒
“人跌倒不敢扶”,既是社会的尴尬,也是司法的尴尬。虽不能说“彭宇案”一定存有司法腐败,但从南京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调整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之大。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政、司法的公正与否,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其自身行为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大环境影响人心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积极向上,人心就思善。社会大环境萎靡不振,人性就迷茫、迷乱。
在一个社会里,当人们为了个人的一己蝇头私利而不顾人间天理大德,无视社会公秩良俗,甚至昧着自己良心颠倒黑白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悲哀。悲剧的出现,折射出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倾斜。当给他人帮助所获得不是快乐,而是麻烦、痛苦甚至是灾难时,谁还会主动伸出援手呢?
如何化解“扶不扶”的矛盾与冲突?
老人
当看到老人摔倒,人们理应积极伸手援助。但是,这种善举却因可能“被讹”而让更多人选择旁观。如何破解“扶不扶”难题,让助人者不再纠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耕细作、寻求解决之道。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社会保障机制。我们不能仅仅试图用道德戒律来解决道德问题,“扶不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据报道,台湾省内有一公交站,大家等公交、上公交都不排队,公交门一开,就蜂拥而上、异常混乱,尽管大众谴责、媒体呼吁,可是这种混乱场面依旧,舆论一边倒的批评台湾民众文明缺失。直到几年这种混乱场面才消失,是公众文明意识提高了么?有媒体调查发现,这条线路的公交车增多了,3-5分钟就有一辆车过来,大家不用挤、不用抢就能上车,运气好还有位子。这个例子对“扶不扶”问题很有借鉴意义。老人的讹诈也许并非由于其道德的低下,可能是出于对医疗费用的担心,总之是为了转嫁“成本”。如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机制,把这种公共成本降下来,“老人们”不再为“钱”担心,那么,讹人的事儿也就会慢慢消除,毕竟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第一点是基于“老人们”的角度来考虑,消除他们讹人的诱因和动力。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不排除“坏人变老”的可能,或者心理疾病的因素。那么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助人者的利益。道德的约束不具备强制性,违约的成本可能仅仅是“对不起”“我错了”“我道歉”,起不到惩治的效果。这就需要依靠法制的力量来提升“讹人”的成本,从而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因此,建议国家立法机关考虑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打击“讹诈”行为,保护助人之人,捍卫道德精神。
三是引领普及社会主义道德观。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礼仪之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修身”排首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在新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了道德教育的传统,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明了价值追求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机构等应当积极参与进来,构筑一条完整的德育链条,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全社会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相信在国家、社会、媒体、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下,法制昭彰、正义归位,“扶不扶”将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