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段潮位再度创下新高 全省累计转移撤离19267人
天气网讯,据南京水务部门最新消息,昨天(21日),受连日强降雨的影响,长江南京站水位涨至10.26米,潮位再度创下新高。全省累计转移撤离19267人。长江南京段、太湖、石臼湖维持洪水红色预警,防汛工作仍在进行中。
长江南京段潮位再度创下新高
继18日长江南京段潮位以10.27米创下1954年以来的历史极值后,这一纪录被连续四天刷新。根据南京水务部门公布的数据,受上游来水、长江水位顶托以及天文大潮等综合影响,长江南京段潮位在昨日再度创下新高:10.39米。即便是昨天下午退潮后的水位依旧接近1954年10.22米水位,防汛抢险形势依旧严峻。
昨日一早,长江南京站水位10.26米,超警戒水位1.56米,在随后的涨潮过程中,最高潮位一度攀升到10.39米,在创下历史最高潮位的同时,也保持着连续4天每天出新高的纪录。截至昨天15时,长江南京站水位10.22米,超警戒1.52米;固城湖高淳站12.25米,超警戒1.85米。
从全省的防汛情况看,随着昨日江苏由南向北出梅,全省水情在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同时,超警超保水位较前日有所降低,最新数字分别为35条河(湖)、45站,主要分布在太湖、沿江、秦淮河、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滁河等地区。江苏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长江南京段、太湖、石臼湖维持洪水红色预警;长江江苏段(不含南京段)、秦淮河、苏南运河无锡段、固城湖维持洪水橙色预警。
今年入梅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巡查66.72万人次。截至20日,全省累计转移撤离19267人,20日当日新增转移撤离300人。
洪水过后最容易引发什么病?
1、伤寒:持续性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 、皮肤玫瑰疹;还可有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2、霍乱: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主要特征。
3、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便次频为主要特征。
4、疟疾:俗名“打摆子”、“冷热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发冷停止后继发高热、头痛,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又恢复正常。如此症状可间隔一到两天反复周期性发作。
5、乙型脑炎:一般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出现昏迷、抽搐,颈项发硬,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6、流行性出血热:起病较急,发热是本病的首发和必有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程多数为3~7天,有的可长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持续约1~3天后,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