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生率创43年来新低 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8.52%
天气网讯,因为我国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所以我国实行了三胎政策。不过,在三胎政策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加上特殊情况,2020年出生率创43年来新低!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8.52%!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情况。
2020年出生率创43年来新低
出生率创43年来新低
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根据年鉴,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而前一年增量还高达467万,2018年增加了530万人。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越来越难,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接近于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交叉的边缘。
出生人口创下新低,有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疫情冲击等多种因素。这其中,疫情对去年生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人口学专业期刊《人口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变动影响》近日引发媒体关注。该文章指出,2020年年初的疫情暴发严重抑制人们的生育计划,导致了年末的出生人口大幅下降。
出生率含义:
出生率
出生率又称为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出生水平。分子出生人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有生命标志(有呼吸、有心跳、随意肌抽动)的活婴数的总和。它要求婴儿在离开母体后只要有过一瞬间的生命现象,都应算作出生人数。分母为相应的总人口计算的平均人数。
在单位时间内每一个体的平均产卵(子)数,称为出生率。有时把构成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出生数作为粗出生率,把繁殖中的雌性等种群的每一个体的出生率作为特定出生率而加以区别。表示每一特定年龄雌性出生率的龄别出生率,这在种群统计上特别重要。每单位时间的出生率为B,则瞬时出生率。瞬时出生率用数学处理是方便的,所以常用于种群动态的统计。
对人类指每1000人口的全年活产婴儿数。其公式为:B/P×1000‰。式中B为全年活产幼仔或幼虫数,不论妊娠期长短,幼仔或幼虫脱离母体或卵壳时,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肯定的随意肌收缩等生命现象者称为活产。P为某时段种群总数量活过的个体年数,即平均个体数,常以这个时段中种群数量替代。出生率受种群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只能大 致反映一地的生育水平,所以亦称粗出生率或总出生率。
关于出生率变动因素:
出生率
出生率反映种群出生的强度,它是一段时间内出生个体数与该平均个体数之比。
对人类来说,人口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发展的。出生率水平高低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它表现在,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是多育,与现代化生产相联系的是少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教育普及的地区,出生率就低,反之,就高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出生率的作用又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实现的,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实现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是不同的。影响出生率变动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育龄妇女生育率的因素。生育率水平是出生率水平的基础,一般说来,妇女生育率愈高,出生率也愈高;生育率愈低,出生率也愈低。出生率变动除受生育率影响外,还受育龄妇女人数在一个人口集团中所占比例大小的影响。在同一生育率水平下,育龄妇女比例大的人口集团,其出生率高。从整个国家范围来看,在一个时期内人口性别构成变动不大,对出生率变动影响小,但在一个地区,由于行业结构不同,人口的性别构成可能有很大差别。例如重工业城市女性人口比例小,妇女在同样生育率水平下,该地区的出生率就较低,主要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一定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还有着补偿性的联系。一般的情况是,死亡率高,则人口出生率随之增高,死亡率降低,则为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人口再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出生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并向低出生率过渡。
影响出生率变动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但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性作用和传统生育观的保守性,以及影响出生率变动因素的复杂性,社会经济条件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影响出生率的变动。
对其他生物来说,出生率主要受自然环境决定,如果自然环境适宜优越,比如有充足的食物、水源和广阔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气候、天敌较少,那么往往出生率就高;如果自然环境恶劣,比如食物、水源匮乏、生存空间狭小、气候恶劣、天敌较多、传染病肆虐,往往出生率就低。即使该物种有社会性,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出生率受社会影响小。